M.2接口浅析

M.2 物理接口基础概念

什么是 M.2?

M.2(原名 NGFF - 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)是一种用于内部扩展卡的物理接口规范和外形尺寸标准,主要用于替代 mSATA 和 mini PCIe接口。它支持多种通信协议,包括 PCIe、SATA、USB 等,广泛应用于 SSD、Wi-Fi 卡、蓝牙模块、5G 模块等设备。

核心价值:M.2 提供了小型化、高性能、多协议支持的解决方案,成为现代计算机系统(笔记本、台式机、服务器)的标准扩展接口。

m_2.png

M.2 与相关技术对比

特性 M.2 mSATA PCIe 插槽 U.2
物理尺寸 小型化 (22x30mm 到 22x110mm) 中等 (50.8x29.85mm) 大型 2.5 英寸硬盘尺寸
协议支持 PCIe、SATA、USB、I2C SATA PCIe PCIe、SATA
最大带宽 PCIe 4.0 x4: 7.88GB/s SATA 3.0: 600MB/s PCIe 5.0 x16: 63GB/s PCIe 4.0 x4: 7.88GB/s
应用场景 SSD、网卡、AI模块 SSD 显卡、高性能设备 企业级 SSD
热插拔 通常不支持 不支持 支持 支持

M.2 命名规则

M.2 设备的命名通常遵循 WWLL 格式:

  • WW:宽度(通常为 22mm)
  • LL:长度(30、42、60、80、110mm)

m_2_naming.png

常见尺寸

  • 2230:22mm × 30mm(Wi-Fi/蓝牙模块)
  • 2242:22mm × 42mm(轻薄笔记本 SSD)
  • 2260:22mm × 60mm(较少见)
  • 2280:22mm × 80mm(最常见,桌面/笔记本 SSD)
  • 22110:22mm × 110mm(高性能/企业级 SSD)

M.2 物理接口浅析

层次关系模型

+---------------------+
|     应用设备         | ← SSD、网卡、AI加速卡等
+---------------------+
|     通信协议         | ← PCIe、SATA、USB(逻辑层)
+---------------------+
|     物理接口         | ← M.2、U.2、PCIe插槽(物理层)
+---------------------+
|     主板连接         |
+---------------------+

M.2 接口的协议支持

M.2 接口支持多种通信协议

  • PCIe协议:最高性能,用于 NVMe SSD、高性能网卡
  • SATA协议:兼容传统 SATA SSD
  • USB协议:用于 USB 设备(如 5G 模块)
  • I2C/SDIO/UART:用于低速设备(如传感器,调试接口,SD 卡控制器)
  • 。。。。。。

M.2 连接器结构

M.2 使用 75 针连接器(实际使用 67 针),分为 A、B、E、M 等不同 Key 类型:

M.2 连接器针脚布局:
[1]......[15]......[34]......[67]  ← 针脚编号
     |         |         |
    A Key    B Key    M Key       ← 防呆口位置

m_2_key.png

M.2 Key 类型与协议支持

M.2 使用 Key 编码来区分支持的协议:

Key 类型 防呆口位置 支持协议 常见应用
A Key 针脚 8-15 PCIe x1、USB 2.0、I2C、SDIO Wi-Fi/蓝牙模块
B Key 针脚 12-19 SATA、PCIe x2、USB 3.0、Audio SATA SSD、低端 NVMe SSD
E Key 针脚 24-31 PCIe x1、USB 2.0、I2C、UART Wi-Fi/蓝牙模块
M Key 针脚 59-66 PCIe x4、SATA 高性能 NVMe SSD
B+M Key B和M都有 PCIe x2、SATA 兼容性 SSD

⚠️ 物理防呆设计:不同 Key 类型的 M.2 设备无法插入不兼容的插槽,防止错误安装。

PCIe 与 M.2

PCIe 与 M.2 的关系可以概括为

  1. PCIe 是通信协议:定义了数据如何在设备间传输
  2. M.2 是物理接口:定义了设备的物理尺寸和连接方式
  3. M.2 可以使用 PCIe 协议:但不是唯一选择(也可用 SATA、USB)
  4. Key 编码决定兼容性:B Key、M Key、B+M Key 有不同的协议支持
  5. 性能取决于协议版本:PCIe 3.0 x4 vs PCIe 4.0 x4 有显著性能差异

1. PCIe (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)

  • 本质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
  • 层级:属于系统总线架构,定义了数据传输协议和电气规范
  • 功能:为各种扩展设备(显卡、网卡、存储设备等)提供高速数据通道
  • 版本演进:PCIe 1.0 → 2.0 → 3.0 → 4.0 → 5.0 → 6.0(带宽翻倍)

2. M.2 (原名 NGFF - 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)

  • 本质物理接口规范和外形尺寸标准
  • 层级:属于物理连接器和板卡外形规范
  • 功能:定义了小型化设备的物理尺寸、连接器类型和安装方式
  • 应用场景:SSD、Wi-Fi卡、蓝牙模块、5G模块等

关键认知
PCIe 是”语言”(通信协议)M.2 是”插座”(物理接口)
M.2 接口可以使用 PCIe 协议,也可以使用其他协议(如 SATA、USB)

总结

M.2 接口是现代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扩展标准,它通过:

  1. 标准化物理尺寸:2230、2242、2260、2280、22110 等规格
  2. Key 编码系统:A、B、E、M Key 确保协议兼容性
  3. 多协议支持:PCIe、SATA、USB、I2C 等
  4. 高性能传输:PCIe 4.0/5.0 提供高达 15.75GB/s 带宽
  5. 广泛应用:SSD、无线网卡、5G 模块、AI 加速器等

🔍 关键实践

  • 选购前确认兼容性:检查主板支持的 Key 类型、协议和尺寸
  • 正确安装:注意防呆口方向,正确连接天线(无线网卡)
  • 性能优化:启用 TRIM,优化 I/O 调度器,使用合适的文件系统
  • 温度管理:监控 SSD 温度,必要时添加散热片
  • 定期维护:检查健康状态,进行性能基准测试

技术演进趋势

  • 更高带宽:PCIe 5.0/6.0 支持
  • 更多功能:CXL 集成,AI 加速支持
  • 更好管理:智能散热,健康预测
  • 更广应用:从消费级到企业级,从存储到计算

参考